今年上半年,中国制药工业百强企业(含商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108.94亿元,占全国制药工业销售收入总额的46.10%。这是SFDA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经济研究室公布的2006年上半年中国制药工业百强分析中的最新统计数据。 从这次对全国医药工业前100名企业的整体统计来看,并没有太多的意外。江苏省企业个数最多;上海座拥百强企业首席、区域集中度最高、化学工业收益最佳和股份制经济最为发达的头衔;广东省中药工业在全国遥遥领先。绝大多数企业依然如预料中稳固占据全国医药百强的席位。 但很明显,企业排名的相对稳定并没有掩盖整个行业正在发生的深刻变革。在今年全国医药工业销售保持增长势头的大环境下,榜单中三成左右的企业排名不同程度地下降,数家企业黯然出局。百强企业的沉浮折射了全行业正在发生的政策导向性的结构转变。 艰难增长 不久前,SFDA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公布了“今年上半年医药行业经济运行分析”,指出从近几年的发展情况看,医药行业持续20多年来的效益高增长态势正在发生变化,盈利水平趋降,行业开始步入平稳增长期。 尤其是今年上半年,在医药工业实现销售收入2405.55亿元、同比增长20.20%的同时,医药工业的利润增速却大幅下滑并跌至历史低点,实现利润总额187.02亿元,增幅大幅下降了12.13个百分点。 据今年首季度统计,22家国有重点医药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10亿元,增长8%;利润13.5亿元,下降1.7%。其中,21家企业实现盈利(10家保持增利,11家减利),1家企业出现亏损,亏损总额0.23亿元,同比增长9.2倍。 这足已让很多人开始调低先前对医药产业可观回报的预期。一家证券研究机构在综合分析了今年上半年医药行业的运行情况后评价道:“行业整体高增收低增利,效益趋降。今年全年大多数公司都将‘艰难增长’。” 这种状况在上半年的百强排名便可见一斑。去年前十强中多数企业名次在今年上半年均有一定程度下调,而排名后50强的部分企业名次则出现显著下滑。 以一般被认为是盈利能力较强的上市公司为参照。据统计显示,目前已公布中报的化学药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增长4.3%,净利润则下降近12%;中药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上升27.5%,净利润只上涨10.3%。化学药行业中有六成出现净利润同比下降,中成药和生物制品行业增速也明显趋缓。 南方所的百强榜单显示,上述不利因素尤对传统化学工业基地河北和黑龙江两省影响最大,两省制药工业销售收入占全国比重分别下降到7.25%和6.78%。这与河北省当地监测的情况吻合。据河北省医药行业协会相关人士介绍,从今年4月份起,河北省医药行业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利税总额等主要效益指标首次出现负增长,亏损面达25.77%。 分析人士指出,今年化学药物制剂、中成药以及生物生化制品等子行业的减利是造成医药行业利润增幅下滑的主要因素。而造成各子行业利减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能源与原料等上游生产要素价格一直悬于高位致使医药生产成本相应提高;二是基于控制药价的直接或间接的产业政策调控使得药品毛利进一步被摊薄。 上下背后 百强排位的变化受制于客观环境,同时也反映出企业战略成败。特别是近两年来,一些国内医药企业开始着力企业发展战略的调整。尽管每个企业的实际情况迥异,但这种战略发展选择与转变所带来企业发展差异已经率先开始显现于企业的账面上。 去年创造了中国医药界著名的“扬子江速度”、“扬子江现象”的扬子江药业以年销售收入101亿元蝉联行业销售收入、利润冠军,而且是国内制药行业内唯一一家年销售收入突破百亿的企业。然而当今年年初“反商业贿赂”风暴席卷全国之后,以医院为主要市场的扬子江因此遭受重创。董事长徐镜人坦言,今年第一季度,扬子江的销售收入已经落后于哈药集团。 与此同时,在百强榜单的前20强中,华东医药集团凭借在免疫抑制剂、糖尿病用药、消化道用药等领域建立起的品牌优势以及较强的产品营销能力首次跻身于行业前十强;天士力集团则依靠营销策略转型,使得城乡和OTC市场的销售额超过处方药市场,弥补了处方药销售所受影响,使得其排位大幅跃升。另外,上榜的13家外资企业大都保持了稳定的上升趋势,显示了集团式上攻的势头。 在行业分析师看来,所有这些表现都是行业格局即将重构的前奏。申银万国分析师罗认为,医药行业未来2~3年将发生巨变。药品消费增量将主要来自OTC和第三终端,而企业的长期核心竞争力将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更进一步的分析认为,降价和产业竞争加剧会推动药品销量上升,从而使市场份额朝优势企业集中。同时,一系列医药政策法规的出台,最终将促使产业链上各环节的利润分配趋于合理。优势药企由于具有较强的上下游谈判能力,将会在药价下降的情况下保持利润不降。未来医药行业走向规范,也将为优势药企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行业内企业分化将更为显著。 2006年上半年销售收入百强(含商业)前十名 ■SFDA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经济研究室 排序 企业名称 1 上海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2 北京医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3 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4 天津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5 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6 哈药集团有限公司 7 重庆太极集团有限公司 8 石家庄制药集团有限公司 9 杭州华东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10 华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 收入的11.32%来自上海市,而进入前100名的企业个数只有4家,可见上海市的集团化、规模化要优于其他省市;而占全国比重超过10%的省市还有北京市、江苏省和广东省。 2.上海市为化学工业贡献了17.20%,居全国首位;北京市和浙江省次之。进入收入前100名的中药工业来自18个省市,其中广东省区域集中度最高,为22.30%,其次是江苏省18.39%,重庆市11.49%。而天津市的诺维信(中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则是唯一一家进入制药工业百强的生物制剂企业。 3. 从百强排行榜企业的经济类型来看,股份制经济在全国遍地开花,有企业进入前100名的省份均有股份制经济存在,其中上海、广东、北京和江苏四省市占全国同类型的比重均超过10%;北京作为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其港澳台及外商投资经济类型企业的比重居全国各省市之首,而沿海城市上海、江苏、山东因其有利的地理资源和优惠的政策成为港澳台及外商投资的乐土,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程加快,陕西省也吸引了大量的港澳台及外商投资;医药传统重地河北和辽宁两省,国有经济共占全国同类型的57.79%,企业的产权改革还需继续加快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