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有机产业 开拓国际市场 |
发布时间:2005-08-09 |
|
江西省婺源大鄣山绿色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产经营有机食品为主的股份制企业,致力于大鄣山茶等有机食品的开发,目前拥有有机食品基地53个,定点茶叶加工厂60座,有机茶园总面积3万亩,产品远销欧盟、美国、日本及非洲等国际市场,并占据了欧盟有机绿茶 大量的市场份额。 以有机食品定位市场 江西省婺源大鄣山绿色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洪鹏介绍说,婺源地方政府对生态环境历来十分重视,境内山清水秀,方圆数百里无污染 源,生态环境纯净天然,是全国51个生态农业试点县之一,2000年被授予全国两大“文化生态旅游示范区”之一,其优越的生态环境为绿 色产业的开发创造了有利条件。上世纪90年代初,婺源茶叶失去往日“中国绿茶之乡”的辉煌,步入低谷时,婺源人以其敏锐的眼光及超 前的意识关注到了正在悄然兴起的绿色食品,向中国绿色食品中心申报了大鄣山茶的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经过3年的跟踪监测,1996年 5月,大鄣山茶成为中国首批最高等级——AA级绿色食品。 以产业化模式引导市场 洪鹏说,公司实施“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管理模式后,与农户以合作的形式建立稳定的种产销关系和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 茶农按有机食品的标准进行生产种植,公司按普通茶150%以上的价格向茶农收购,使茶农得到更多的实惠,生产积极性提高。目前,公 司按农业产业化模式建立有机食品基地53个,分布在8个乡镇,63个自然村,带动农户14,600户从事有机食品的种植、生产和管理。 公司原料基地部按绿色食品和国际有机食品标准要求,对基地有机种植农户进行技术辅导,规范生产种植要求,通过技术指导和技术 培训,提高农户科学生产种植水平。大鄣山基地茶农以公司的国内外市场为依托,成立了大鄣山有机茶农协会。2001年,大鄣山茶农协会 加入了国际公平贸易标签组织(FLO),成为该组织的第一家中国成员。加入该组织后,大鄣山有机茶可以贴FLO标签,在国际市场以多出0. 5—1欧元/公斤的价格销售,并将多出部分价格作为协会基金,用于有机茶种植者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农业产业化的实施,给大鄣山基地农民带来了利益。公司考水基地,通过公司申报的国家农业产业化综合开发治理项目,争取200亩 茶园建设资金20万元,从而加大了基地建设力度。现在茶园生机勃发,茶园四周套种了果树。车田基地是公司的重点基地,茶叶是该村的主 要经济来源,约占农民收入的70%,通过与公司的农业产业化合作,该村增加了茶叶种植面积,扩大了茶叶生产 品种,使茶农生产的茶叶很好地与市场接轨,适应市场需求,茶叶产量持续增加。 大鄣山茶产业化的开发,带动了地方绿色产业的发展。通过公司的宣传引导,普及了绿色食品知识,加强了群众环保意识,让婺源看 到了自身的生态优势。如今,婺源的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如雨后春笋,生态旅游红红火火,婺源的生态经济在蓬勃发展。 实施名牌战略开拓市场 一个成功的企业,一个优秀的品牌,离不开卓越的品质追求。洪鹏说,公司认识到科技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因而立足高起点,在技术 上抢占制高点,以质量求发展,深入贯彻ISO9000系列质量管理体系,并按照严于AA级绿色食品标准和国际有机食品标准的要求建立企业标 准。为保证产品质量,公司实行有机食品专用加工厂、专用仓库的管理办法,严格控制有机食品的生产、加工、包装、检验、贮藏、运输 的操作规程。凭借无可挑剔的过程管理,大鄣山茶连续7年顺利通过欧盟BCS有机认证,并通过了美国NOP、日本JAS、瑞士BIO等国家的有机 认证,使公司稳立于市场竞争潮流之中。 有了品牌不一定是名牌,名牌是知名度、美誉度和信任度的高度统一。大鄣山人深深体会到,只有抓住机遇、主动出击,才能把握市 场脉搏,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了解国际市场,公司每年数次出国参加国际大型有机食品博览会和考察市场,根据市 场信息和客户反馈,及时调整产品结构,相继开发了绿茶、花茶、蒸青茶、红茶、CTC茶等几大类,上百个系列品种,并与德国、印度公 司合作,引进了CTC茶生产线。为适应市场需求,公司又开发了符合欧盟农残标准的低农残茶和普通传统绿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