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健协会  www.tsg-asi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热点

添加物使检验食品“安全”的五感失去作用

发布时间:2005-08-10

    发现冰箱的角落里剩下一块肉,边想着,咦,还能吃么?边拿过来放在眼前仔细端详。这是在用“视觉”进行检查,如果肉的颜色变黑,就证明已经变质不能吃了。接着是“嗅觉”,用鼻子凑上去如果闻到“异味”就证明肉坏了。干脆将一小块肉放到嘴里尝一尝,用“味觉”检查到怪味的话,也不会再吃了。五感的最后一种是“听觉”,这也是判断新鲜程度的方法。

  切白菜时发出的“沙沙”声、倒香槟时气泡涌出的声音,这些都是令人愉快的“流畅”的声音。挑选木鱼的技巧便是拿起两个木鱼相互碰撞,发出声音清脆悦耳的便是质量上乘的木鱼。这依靠的就是“听觉”。

  曾经喂狗吃过食物的人有这样的经验,如果从未见过的陌生人投喂食物,狗不会立刻就吃,而是先用鼻子嗅嗅,在伸出舌头舔一舔,这便是在运用它的“感官”来判断事物的“安全性”。

  但是,一旦变质的蔬菜、肉类被保鲜剂、染色剂、漂白剂处理过,“视觉”就会错误地认为它们是“安全的”。染色剂、防腐剂、磷酸盐等等所有的食品添加剂的本质目的就是要使人们判断食品“安全性”的“五感”失去作用。这样,变质的肉类加入“劣等”添加剂后,它就可卖个好价钱。正因为这个原因,食品添加剂才能够活跃于各种场合,大显身手。食品卫生法中也是这样描述添加剂的功能:“可以使食品看上去更美观、诱人。”(船濑俊介)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