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健协会  www.tsg-asi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热点

食品添加剂标准如何与国际接轨

发布时间:2005-08-12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96是食品添加剂行业的一部根本大法,它规定了哪些添加剂可以用于食品,还规定了这些添加剂的使用范围以及最高限量。按照常规,标准应当5年修订一次,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4-96颁布已经6个年头了,在中国已加入WTO今天,它是否还能适应发展迅猛的食品添加剂行业的具体情况呢? 
  企业认为:标准老化,亟待修订 
  在日前召开的中国食品添加剂协会着色剂专业委员会年会上,众多企业表示,GB2760-96在许多地方已不适应飞速发展的食品添加剂行业的需要,不少着色剂的使用卫生标准和质量标准都是在上世纪80~90年代制订和实施的,经过这么多年的使用,有不少品种,特别是天然色素品种的使用卫生标准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总结起来可以归纳为两点: 
  一、使用范围:添加剂的使用范围是由申请企业提出的,某些添加剂在最初申请时企业所申报的使用范围过小,极大地限制了这些添加剂的发展。比如某种添加剂,最初由酱油厂申请,批准时可在酱油中使用,而由于没有申请在醋、酱菜等食品中使用,如果醋厂或酱菜厂在产品中使用这种添加剂便是违法。但实际上在醋、酱菜中完全可以使用这种添加剂而不会产生毒害。因此,将这种添加剂的允许使用范围进一步扩大便很有必要。 
  二、最大使用量:有的添加剂是从天然植物中提取出来,这些添加剂从原理上说应当是无毒的,生产者可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没有最大使用量,而在标准中却加以限制。 
  漯河中大天然食品添加剂有限公司总经理文雁君说,我国天然色素几年前作为原料型产品主要是出口到国外,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追求、崇尚天然产品,尤其是儿童食品,国内品牌食品企业也开始追求使用天然色素,但是天然色素大多数卫生标准及质量标准的标龄都很长,有近20年的标龄。比如说使用范围、使用量,红花黄色素能在果汁等食品中用,而没有说能在肉制品中用,诸如此类的问题非常多,她呼吁,天然色素系列应扩大使用范围及用量,适应食品工业迅速发展的需要。 
  行业协会:有责任帮助企业协助政府做好标准工作 
  记者在采访中国食品添加剂生产应用工业协会秘书长齐庆中时,他表示,随着我国食品工业的迅速发展,有的标准应当修改,有些品种要扩大使用范围,有的新产品应当制定使用卫生标准和质量标准。过去制订标准时由轻工、化工、商业等多个部门各自负责,现在机构改革后,给标准的制订带来不少麻烦。在这种情况下,应探索一条既适合当前状况牞又符合行业实际的修订标准机制。由于行业协会最了解企业情况,应当义不容辞地承担起这个责任,帮助企业并协助政府做好标准工作,在协会的帮助下制订标准应当比脱离协会制订标准更切合实际。 
  政府:应当加快标准的建立 
  食品添加剂标准化委员会顾问尤新说,造成目前一些企业对标准有意见的一个原因是企业与有关部门沟通不够。现在的情况是许多企业不愿申报,导致一些标准滞后。 
  据一位业内人士透露,企业不积极申报的原因有二:一是申请机会太少,时间太长。一年标准的委员会只开一次专门申批添加剂的会议,而且由下往上报程序太多,层层把关,效率不高。一些添加剂实际已经使用了,而标准还没出台。二是申请费用不低。一个标准的审订要一万元,多申请一个使用范围至少几千元,而生产同类产品企业之间则是互相观望,都希望对方主动申请,自己可节约一笔开支。这是当前添加剂申请机制的一个弊端。 
  尤新说,目前为了提高效率,对一些特殊品种,如果经过了卫生部门的检测,认为其对人体不存在不良影响,可以对个别申请物由临时性添加剂主任办公商议决定是否通过。另外,考虑到中国企业大多规模不大,经费有限,国家应该承担起标准的制订任务,不应让企业一个一个去申请,国外已批准的,国内在相同或相近的食品中都应该使用。这样标准可能会制订得更合理,也更容易与国际接轨。 
  关键:提高企业自身产品质量 
  加入WTO后,我国的各项标准应尽快与国际接轨。一个国家标准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生产力状况、技术及科研能力水平,除此以外,它还可起到对本国产品的保护作用,同时对国外同类产品则起到技术壁垒的作用。 
  有关专家指出,中国企业要在诚信的原则之下,努力提高产品的质量标准。比如,企业应当不断创新,提高产品的质量,只有在中国自己的产品质量超过国外产品时,我们的标准才可能高于国际标准,否则,我们的标准难免捉襟见肘:产品标准订得太高,国内企业无法达到;标准订得太低,根本无法像国外那样,本国标准可以成为别国产品的技术壁垒。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