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健协会 www.tsg-asia.com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聚焦

借鉴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方法完善保健企业信用建设

发布时间:2010-07-16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社会信用体系是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重要制度安排。行业信用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企业和个人自律,形成有效的市场约束,具有重要作用。商会、协会在促进行业信用建设和行业守信自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保健企业对于信用和加强信用体系建设、规避信用风险,耳熟能详,从中央政府到部门主管单位、从行业协会到贷款银行、从国内客商到终端消费者,都在积极呼吁和大力宣传。我们保健行业企业也在积极响应和逐步参与,但目前在分析方法、加强内部管理上还处于模糊和探索阶段。

  2004年,各商业银行按照银监会要求,全面建立完善的风险内控制度,贷款客户和债权已经进行了分类管理,采取有效措施化解风险。我中国保健协会在完善自身工作的同时,逐渐学习了新资本协议下,银行信用风险的计量方法研究,总结此文,帮助企业引入内部风险分类和外部第三方对自身的评价,以完善自身信用体系建设、树立信用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

  1、信用等级评价体系构成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下,信用风险的计量方法分为标准法和内部评级法。信用风险标准法,只用外部评价。

  内部信用风险评级应由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最终负责,由信用风险管理委员会监管,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进行独立审计,整个过程需要关注模型设计和校准、模型实施、模型应用、模型监视、模型测试验证。模型方面也要转变思想,从最初纯粹的判断到模板,再到打分表,最后到纯粹的模型。在风险量化方面,风险参数估值要有准确性、稳健性、保守性。围绕着管理好银行的信用风险这一最终目标,银行还需要注重全面性、一致性、准确性、实用性、标准化、程序化和制度化。

  标准法信用评级是信用评级机构以独立的第三方立场,根据规范的评级指标体系和标准,运用科学的评级方法,履行严格的评级程序,对市场参与者的信用记录、内在素质、管理能力、经营水平、外部环境、财务状况、发展前景等进行全面了解、考察调研、研究分析后,就其在未来一段时间履行承诺的能力及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给予综合判断,并以一定的符号表示其优劣的一种经济活动。目前中国保健协会经商务部市场秩序司、国资委行业协会办批准,开展的行业企业信用等级评价就是这一类,也是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目前在用的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方法和演变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从1999年已逐步奉行新资本协议下国际标准,取消原来并行的贷款四级分类制度(将贷款划分为正常、逾期、呆滞、损失四类),对贷款资产全面推行五级分类制度。贷款五级分类制度是根据内在风险程度将商业贷款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五类。银行这种分类方法的主要依据是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即最终偿还贷款本金和利息的实际能力,确定贷款遭受损失的风险程度,其中后三类称为不良贷款。

  五级分类是国际金融业对银行贷款质量的公认的标准,这种方法是建立在动态监测的基础上,通过对借款人现金流量、财务实力、抵押品价值等因素的连续监测和分析,判断贷款的实际损失程度。也就是说,五级分类不再依据贷款期限来判断贷款质量,能更准确地反映不良贷款的真实情况,从而提高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内部评级体系监管指引》已于2008年10月1日起执行,其中内部评级体系包括以下几个基本要素:一、内部评级体系的智力结构,保证内部评级结果客观性和可靠性;二、非零售风险暴露内部评级和零售风险暴露的技术标准,确保非零售风险暴露每个债务人和债项划入相应的风险级别,确保每笔零售风险暴露划入相应的资产池;三、内部评级的流程,保证内部评级的独立性和公正性;四、风险参数的量化,将债务人和债项的风险特征转化为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违约风险暴露和期限等风险参数;五、IT和数据管理系统,搜集和处理内部评级相关信息,为风险评估和风险参数量化提供支持。这些条款给我们企业的内部信用风险管理提供了有利参考。

  3、引入保健企业信用等级评价对完善我国保健企业信用建设有着深刻的意义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法制为基础,信用制度为核心,以健全信贷、纳税、合同履约、产品质量的信用记录为重点,坚持“统筹规划、分类指导,政府推动、培育市场,完善法规、严格监管,有序开放、维护安全”的原则,建立全国范围信贷征信机构与社会征信机构并存、服务各具特色的征信机构体系,最终形成体系完整、分工明确、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社会信用体系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

  实施保健行业企业信用等级评价设对我国保健企业信用建设有着深刻的意义,一方面借鉴先进风险管理理念和方法,促使保健企业改进风险计量手段,健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加强长期规划和政策分析,全面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尽快缩小与国内其他行业先进企业的差距,增强我国保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完善保健企业与政策制定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的沟通渠道,提高保健行业的声誉和支持程度,促进保健行业体系稳健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根据企业内在风险因素、战略的规划和实施、管理制度和效率、债务人或债项的信用风险管理、信用组合的风险管理、资产和资本的规划管理、外在环境将企业信用划分为AAA、AA、A、B、C五级,用以标示企业的对外经济偿付能力、信用管理体系科学性和规范性、履行相关合同的能力和意愿、违约风险等等。后两种等级的企业经营状况波动较大,经济环境对企业履行相关合同的能力有很大影响,存在较大的违约风险。

  4、保健企业实施信用评价和风险管理应坚持的原则

  按照目前发展水平、政策环境和外部环境,短期内中国保健业尚不具备实施全面信用管理的条件,中国保健业实施信用评价和风险管理应坚持以下原则:

  分类实施的原则。国内保健企业在资产规模、业务复杂性、风险管理水平、国际化程度等方面差异很大。因此不同保健企业应区别对待,不要求所有保健企业都实施信用体系建设。对于为数众多的中小保健企业来说,宜采取与其业务规模、营销模式和复杂程度相适应的风险管理体制和信用政策,降低信用建设成本;而对于大型保健企业来说,实施信用部门设置和外部信用评价在内的全面信用管理不仅有助于提高国际竞争力,符合长远发展目标,而且在技术上具备现实可行性,在经济上也符合成本效益的原则。

  分步达标的原则。AAA信用等级也只是信用风险管理的阶段性成果,全面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对保健企业来说包含了内部结构、管理制度、经营成果、外部环境、政策研究、技术发展等诸多条件和敏感性高的计量方法,涉及资产分类、风险量化、风险管理组织框架和政策流程等许多方面,全面达标是一个渐进和长期的过程。保健企业必须结合本单位实际,全面规划,分阶段、有重点、有序推进、逐步达标。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